





塑胶跑道有什么危害
据了解,塑胶跑道对人体或环境可能产生危害的化合物主要是聚氨酯胶水中的氯化物、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苯类化合物、橡胶中的硫化物、多环芳香烃中多种化合物、颗粒及胶水中重金属。这些物质一旦超标,不仅会导致在校学生健康受损,使他们出现流鼻血、头晕、皮肤过敏等症状,更有甚者,还有可能诱发白血病或者癌症。而且,低成本和低价格的跑道在一段时间内遇炎热天气或紫外线照射会加速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地下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加重,从而进一步加剧环境的污染。这种不良影响会在相当长时间存在,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会造成致命伤害。 省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室外塑胶跑道铺设地方标准指标方法上,引入了欧盟现行的禁用多环芳烃的指标要求,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率(TVOC)和甲醛释放率进行了详细规定。地域特性上,结合黑龙江省冬季严寒、春秋冻融实际,对跑道的耐久性、抗寒性、防滑性和冻融循环性进行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安全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对黑龙江省室外塑胶跑道铺设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9月4日报道,教育部通报校园塑胶跑道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目前,全国中小学共有塑胶跑道68792块,其中2014年后新建的18977块,目前正在建的4799块,其中停建的2191块,已经铲除的93块。 针对前一阶段部分地方和学校出现了“毒跑道”问题,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塑胶跑道综合治理工作组,利用暑假期间积极开展排查。暑期期间,塑胶跑道逐一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坚持学生健康 的原则,坚决消除了“塑胶跑道”使用中的隐患,对经过环保、质监等机构检测认定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塑胶跑道”,要立刻进行铲除;切实落实责任。对于因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吃拿卡要、索贿受贿等造成场地设施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要予以问责和严肃查处。

何为塑胶跑道
一、何为塑胶跑道 塑胶跑道分为聚氨酯类(复合型、混合型、渗水型)、预制型橡胶卷材和水性塑胶。聚氨酯类是目前市场占有量 大的传统型材料,也是近期被炒作的沸沸扬扬的有毒跑道的主角。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聚氨酯(PU)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聚氨酯具有优良的生物体相容性,也逐渐被广泛用作生物医用材料,如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血管、人工骨骼、人工食道、人工肾脏、人工透析膜等的制造。聚氨酯产品塑胶跑道是聚氨酯众多应用中的一个小类别。 二、聚氨酯塑胶跑道执行哪些标准 目前,我国执行的与塑胶跑道产品有关的标准分别是体育标准和环保方面的标准。 1、体育标准 国家标准GB/T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田径场地》、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这两项标准都规定了塑胶跑道成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铅、镉、铬、汞。同时还规定的物理性能如冲击吸收、抗滑值、拉伸性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