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胶跑道品质:非常注重产品的开发,以不断提高及完善产品性能。本公司坚信,过硬的品质,完善的服务总能让客户无后果之忧。因此,为了提供更多的贴心服务。
本公司郑重:所有客户之跑道工程均可享有一定的保修期,在保修期内因材料及工程质量原因,本工将返修,并常年跟踪服务;非质量问题需要维修,或保修外的维修,本只收取基本材料费。客户反映的质量问题,本一律在2天内派的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处理。

经过十余年来的艰苦奋斗,戮力开拓,奋勇进取,到目前,升晖体育为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学校,运动场馆,生活小区等各类单位用户铺设了数百万塑胶跑道面层,并以每年超过30%的增长速度引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塑胶跑道的 品牌,升晖在塑胶跑道的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以及售后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操作流程和业务规范。随着企业新标的隆重推出,升晖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品质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我们竭诚为各行业提供专业的、高水准的地坪铺设定制服务,以回报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

1、对于水分含量高的地基的处理 混凝土含水率应小于6%,否则应排除水分后方可进行施工。具体方法: a、局部水分含量比较高的地基:用喷灯或者高温灯泡加热:提高混凝土和其周围空气的温度,加快混凝土中水迁移到表层的速率,使其迅速蒸发。 b、对于大面积水分含量比较高的地基或者无防水层,采用塑胶跑道防水底漆进行涂刮处理或者涂刷一道0.5-1毫米后的防水层,待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2、对于PH值大于8的返碱地面处理: 酸洗法(适用于油污较多的地面): 用质量分数为10-15%的盐酸清洗混凝土表面,待反应完全后(不再产生气泡),再用清水冲洗,并配合毛刷刷洗,此法可清除泥浆层并得到较细的粗糙度。 3、对于平整度较差的低凹部位处理 对于面积比较小,低凹5毫米以下的地基采用双组分塑胶掺30—50%的黑胶粒进行刮平处理。对于面积较大、低凹深度5毫米以上的地基采用单组分聚氨酯加入6倍黑颗粒2倍的黑胶粉或石英砂用抹子拍平处理。对于小于钱币大小的小砂子坑,采用塑胶掺石英砂腻平处理。 4、对于地基表面过于光滑大面积场地处理 对于地基表面过于光滑大面积场地处理采用机械方法处理采用:用喷砂或电磨机清除表面突出物,松动颗粒,破坏毛细孔,增加附着面积,以吸尘器吸除砂粒、杂质、灰尘。 5、处理水泥混凝土的伸缩逢 对于上部有缝,下部无缝。施工时先用配套灌缝弹性材料将缝填平,并确定灌缝材料一定要注满缝隙同时贴好增强玻璃纤维布。在施工时可以直接用塑胶覆盖。施工完毕后的缝被完全覆盖,从外面看不见缝。对于缝从上到下是断开的,施工时先将缝周围的混凝土去掉,然后向缝中填入单组分粘合就黑胶粒的混合物填充至只剩下1厘米深处,固化好了后,用专用灌缝弹性材料将缝填平,并确定灌缝材料一定要注满缝隙同时贴好增强玻璃纤维布。 6、起壳地基的处理 a、如果整个找平层都要剥离,则需全部清除后,重新抹平。b、如果只是部分剥离,只须灌注专用灌注材料即可。 7、起砂地基的处理 全部清除面层重新浇筑混凝土或者用塑胶跑道防水底漆滚涂处理。 8、局部节点的处理和施工 a、沟槽、根、拐角处理和施工: 沟槽是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使涂层与底材脱离。因此,要现在拐角处涂上塑胶跑道防水底漆,然后做好增强层,施工时注意厚度要均匀,以免造成坡度过小时液体流动不畅。 b、孔的处理和施工: 孔径大于20厘米的孔应先在孔内刷涂底漆后,再涂上面胶;小于20厘米的孔用泡沫塑料遮盖后再进行施工。 c、边和收头的处理和施工: 对于开放性边和收头,应在收头处的地基上切割开1厘米宽的1-2厘米深的沟槽,并按着伸缩缝的施工方式施工。塑胶施工时,尽量把塑胶层做成斜坡状。如果设计要求用金属压边条可以不用切割沟槽。

本该让孩子们增强体质的校园跑道,如今却令部分家长谈“跑”色变。发生在全国多地中小学的疑似“毒跑道”事件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孩子的健康是 位的,相关责任部门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像抓校舍安全一样抓好跑道安全。 无论是流鼻血、咳嗽不止还是皮肤瘙痒、起疹,当校园里经常参加锻炼的孩子健康反而亮起“红灯”时,不少地方送检的塑胶跑道产品、现场检测结果依然是“达标”,这难免会令人诧异。 达“标”可靠的前提是标准自身先要“达标”。目前,校园塑胶跑道建设依据的国家标准主要是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和GB/T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两者都是推荐性标准,主要是为保护运动员身体和训练、比赛设计的。因此,所谓“达标”,达到的并不是专门为中小学校园跑道设立的安全标准。 既然国家标准暂时无法为中小学校园跑道安全“兜底”,各地各部门就不能抱有“等靠”心态。通过媒体的深度报道人们不难发现,疑似“毒跑道”并非仅仅因缺失强制性国标所致,生产、监管、招投标等各环节也存在很多问题。对追查中发现的一味逐利、产品和施工不合格的企业,各地各部门应坚决依法处理、绝不姑息。 吸取教训当立即行动。汶川地震后,2009年到2012年实施的校舍安全工程,中央安排专项资金3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500多亿元,对近14.1万所中小学校、3.5亿平方米校舍实施加固改造。经过多年努力,校舍建设标准已得到切实提高,各地校舍建筑安全取得扎实进步。但校舍安全不仅仅是“牢固”一项,对校园中影响学生健康的塑胶跑道、涂料油漆、桌椅板凳等,也应严把质量关、安全关。 民众有所呼,相关部门当有所应。公众期望相关各方能拿出像抓校舍安全一样的决心与力度,直面漏洞,主动担责,积极制定新标准,彻底排查整改校园跑道安全隐患。


